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湖北餐饮冷链配送企业如何降本增效?

湖北餐饮冷链配送企业如何降本增效?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上午 10:14:34      来源:AI新能源网      编辑:鲁瑾     浏览量: 3403

在湖北省冷链食品产业链产值突破870亿元的背景下,餐饮冷链运输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。以华鼎冷链科技、武汉山绿冷链物流为代表的企业,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,构建起覆盖全省、辐射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,为餐饮行业提供高效、安全的食材流通解决方案。

WX20250224-141448@2x.png

龙头企业引领数智化转型

武汉山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重点项目,通过OTWB系统与物联网技术,实现冷库内温度精准控制在-60℃至-18℃之间,地下AGV自动无人输送系统覆盖全园区,分拣效率提升30%。其年吞吐量达14万吨,服务范围涵盖预冷、初加工、包装等全链条环节。

仓库内景11.jpg

华鼎冷链科技虽为河南企业,但在湖北布局深远。其自主研发的“雪豹数智大模型”优化路径规划与库存管理,将冷链物流车排线决策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,客户库存周转率提升30%。通过“云仓网 运输网 信息网”三网融合,华鼎构建起覆盖20多个省、2000个县的冷链直达网络,年业务量翻倍的同时,车辆使用效率提升200%。

区域协同构建集群效应

湖北省冷链物流企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。襄阳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,吸引思念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入驻,年周转量达20万吨,覆盖鄂西北及全国。宜昌、荆州则聚焦农产品冷链,如荆州圳韬冷链、三峡物流园,支持柑橘、水产等特色农产品流通。

武汉仓.jpg

武汉作为核心枢纽,集聚山绿冷链、白沙洲冷链等龙头企业,冷库容量超8万吨,形成区域性冷链集散地。黄冈首次实现冰淇淋铁路冷链运输,利用铁路冷藏设备与智能监控系统,将货物运至四川等地,运输效率提升40%。

政策赋能与绿色转型并进

湖北省发改委《推进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》提出,到2027年培育3-5家年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快递企业,降低物流成本55亿元。方案明确支持武汉、鄂州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,联动花湖机场构建国际冷链通道。

在绿色转型方面,湖北邮政分公司引入新能源冷藏车,服务家佳康、中商等企业,日均配送量30-35吨,应急响应能力强。潜江小龙虾通过冷链专线发往全国,次日递率达97.9%,年配送量超300吨。

技术创新驱动价值升级

玉湖冷链(襄阳)交易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市场需求,帮助商家锁定“爆品”,流通过程中的数据价值得以挖掘。湖北农谷冷链供应链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,聚焦荆门及周边,提供冷链仓储、运输一体化服务,助力农产品上行。

中国仓储协会专家指出,湖北冷链物流企业正从“价格博弈”转向“价值创造”。华鼎科技通过库存优化帮助客户降低5%综合成本,山绿冷链通过垂直整合农副产业链控制损耗率。未来,随着5G、区块链等技术深化应用,湖北有望形成全国冷链物流数智化创新高地。

WechatIMG2761.jpg

在消费升级与政策红利驱动下,湖北餐饮冷链运输企业正以技术创新重构产业价值链。冷链物流的本质是食材流通的基础设施,未来竞争将聚焦规模整合能力与24小时周转效率。引领行业向智慧化、高效化、生态化方向迈进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标注

       匿名发表     (内容限5至500字)     当前已经输入 0